小藥的溶解度好,餌料才穿透力強?不,魚餌廠家的做法正相反

來源:漁翁社 3.71K

釣界一直算個奇葩,被太多誤導言論和一拍腦袋的“結論”佔據主導。餌料而言,什麼“神經促食”、“穿透力”、“信息素”、“瓜拉納”……太多啦,這些忽悠的背後,稍微深入一點,就是咱們本文要說的“溶解度”。

釣界盛傳:溶解度好的小藥,效果纔好——因爲溶度度高=穿透力好。

水中“溶解度”,是物質在條件下,能溶解到水中的劑量——這和餌料的效果關係大嗎?

本文最後還有業界常用的——給餌料、小藥增效的方法。所以,急着反駁的朋友先喝口水,咱們慢慢聊。

小藥的溶解度好,餌料才穿透力強?不,魚餌廠家的做法正相反

“水溶性”誤區由來已久

釣魚人都明白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魚餌(包括窩料)要有“指向性”,要讓魚距離感知釣點、聚集。

魚能遠距離感知到毫無溶解度的玉米,爲什麼?某進口草莓小藥被大家吹神好幾年,爲什麼?我在某餌料廠曾當衆做過試驗和解析,其實原理很簡單——看着都是粉末,但其中有很大比例是“脂溶”的成分,而不是水溶效果好!

作爲一個10多年的魚餌從業人員,這方面真的見到太多大師、甚至廠家,都不掌握許多東西的核心,甚至不具備常識。舔進口東西,沒問題,那是愛好,咱們不干涉。但是不明白原理,還反向吹捧和誤導釣魚人,那可能就是問題啦。

小藥的溶解度好,餌料才穿透力強?不,魚餌廠家的做法正相反 第2張

什麼水溶性好?不是藥酒

藥酒被吹神,其中之一的說法就是:因爲酒在水中的溶解度好……愛追大師和信廣告的釣友,絕對都聽過、甚至許多人深信不疑吧?

其實,白酒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遠不如糖水或鹽水,透着燈光一看便知。但爲何藥酒是經久不衰的小藥?因爲藥酒的原理是酒精萃取,尤其酒精可以溶解許多不溶、或微溶於水的東西。還不理解?那就反向舉例“香虎酒”,麥芽酚水溶度很低,但是在酒裏的溶解度就明顯高了許多——但它回到水中,依舊產生析出、不溶。

此類做法開餌,“溶解度不好”的成分,反而更容易和餌料中的油脂結合、吸附於纖維質,形成釣魚的“高效”。這就引出了更有效的一個釣魚小藥工藝——乳化精油品類。

乳化是啥?簡單說是讓油脂、精油類成分,遇水變成十分細小的“小油滴”,細小到產生眼觀的白煙狀。但這不是溶解的概念哈,因爲依舊是“小油滴”,依舊許多成分不溶於水(但分散於水,這才能保證“強度”)。

小藥的溶解度好,餌料才穿透力強?不,魚餌廠家的做法正相反 第3張

最好用的釣魚“香型”其實是“油質”品類

釣界,尤其變態競技魚情都能用的添加劑,反而一直就很少純化學合成製劑、更別說如今許多商品餌中的工業香精、甜味劑、腥味劑。(太多人一說“小藥”就認爲是後者,其實這從根上就錯啦)

但越是天然類、精油類、生物類成分,其性狀越不如化學制劑穩定。就像更有“拍腦袋”的媒體人士宣稱:小藥一定要任何時候都均勻一色的,那才代表好用——其實,這可能反而說明其成分,只是穩定的化學物而已。這在我們生活中都一樣,看看真加果汁的飲料、低溫下的食用油……再回過頭看看汽水、潔廁靈……

小藥的溶解度好,餌料才穿透力強?不,魚餌廠家的做法正相反 第4張

廠家背地裏做的:反而是降低溶解度

總有人覺得運動員或演職人員是研發者,這就像堅信劉翔是跑鞋的研發者一樣。魚餌類產品,既需要效果,又要絕對低的成本,這怎麼辦?

這就是魚餌研發的一項工作而已,其實很簡單,從業這麼多年,可以說解決此類問題最多。比如,一款低質香精配的燒手小藥不好用,咋辦?給我,咱們增效並降低刺激——看到“增效”這倆字,被忽悠暈了的釣魚人一定以爲加什麼“穿透力”、增加溶解度的東西吧?

其實正相反,反而加的是緩釋劑、膠類、油脂吸附劑、乳化劑類的東西(根據小藥的性質,用的品類和劑量不同)。這更說明了,合理地降低水中溶解度,纔是“好用”的一個根本。

舉例:要增加窩料的長效性,窩料製備要加不溶於水的油質品類添加劑。善於觀察的釣友一定知道,許多餌料都有“油油”的感覺,尤其許多膨化顆粒入水出“油花”,是吧?

小藥的溶解度好,餌料才穿透力強?不,魚餌廠家的做法正相反 第5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