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來源:漁翁社 7.39K

釣魚的餌料有很多且沒有明顯的界定標準,一片葉子、一粒玉米、一條蚯蚓、一顆螺螄等凡是能夠釣到魚的,都可以稱之爲魚餌。像前面說的這幾類,掛上就能用,魚吃不吃那多半得看天意了。但是商品餌不一樣,它比咱們用的玉米麥子草葉子多了一個“狀態”,有的時候魚不吃,很多人就會想是不是狀態沒調好啊,霧化太差啊等等。

還有一些釣友則好爲人師,看你在釣魚的時候總喜歡在旁邊叨叨:看你的餌料丟到水裏一點霧化都沒有,怎麼可能釣得到魚呢?來,我給你重新開一款試試。

商品餌有狀態一說,而狀態的合適與否確實也會影響咱們的上魚率,但問題是野釣什麼樣的狀態才合適呢?非要圓潤瓷實、強烈霧化嗎,還是其他什麼狀態?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以後,能夠對餌料狀態有一些正確的理解。

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好看未必好用就如同好聞未必上魚一樣,不要用黑坑、競技的思維去對待野釣

我記得之前自己寫過一篇關於“味型”的文章,主要就是說好聞的餌料未必魚愛吃。咱們很多釣友用餌料總是要聞三聞,打開袋子是第一聞,開好餌料後是第二聞,半天魚不吃懷疑餌料味型不對的時候是第三聞。人覺得好聞的東西魚未必愛吃,人覺得酸臭的食物,魚可能反倒爭相咬鉤,比如說牛糞打窩釣鯉魚草魚是吧。

餌料狀態也是一樣,你覺得今天的餌料狀態很好,但有可能一條魚都釣不着,旁邊老頭弄個“麪疙瘩”一樣的餌,反倒一條接着一條上。有的時候我們作釣就是摻雜了太多的個人情緒,總是以自己的想法爲中心,沒有太多地考慮魚或者說整個魚情。

餌料要圓潤、飽滿、瓷實、霧化好,這個理論上來講算是狀態好,但“狀態好”和“狀態合適”是兩種概念。前者只是針對餌料本身說的,而後者是結合魚情而言的。

圓潤飽滿瓷實這種狀態去哪裏釣合適?競技黑坑等地方比較合適,因爲那裏的魚不缺吃的,不缺吃的就會導致對食物挑剔,尤其是受了傷的、被反覆釣放的老滑魚,那對狀態是很講究的,你餌團稍微大一點可能就不行了。

但野釣是什麼狀況?不能說沒有滑魚吧,也有,但總的來說還是生口魚多,而且自然水域一般缺吃的,所以魚對餌料並不那麼挑剔,狀態好差、餌團稍大點也沒有所謂。

再來說說霧化這個問題,把它單拿出來是因爲黑坑競技有時候也不能用霧化太好的餌料,而野釣也不是完全不需要霧化。黑坑咱就不說了,說野釣吧,比如說咱們釣鰱鱅是吧,肯定要霧化啊,沒霧化怎麼來魚;再比如釣一些小白條、小翹嘴,那也要霧化好,這樣釣得快。野釣主要魚種是鯽魚、小鯉魚以及一些鯝魚,那釣這些魚時要不要霧化呢?餌料狀態怎麼樣纔算合適呢?

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第2張

拉餌應該開出什麼樣的狀態,你得認清野釣的現狀

霧化能招魚,其實霧化就是一些極細小的顆粒脫離魚鉤並橫向擴散,這些細小的顆粒可以隨着水流飄很遠,從而讓遠處的魚發現,當然氣味也是這樣擴散的。

但要知道,霧化招魚並不只是招咱們的目標魚,野釣的現狀就是小魚多、大魚少,小魚羣體大、且對氣味敏感(可以說是喜歡這種刺激的味道)。所以你餌料一霧化,最先來的肯定是小雜魚,而且是成羣的小雜魚。即使你用的是主攻鯽魚或者鯉魚的餌料,但雜魚一樣很喜愛,它們是來者不拒的。

你想盡快釣到目標魚,就得用霧化好的、氣味大一點的餌,但用這種餌雜魚又成羣鬧窩讓人苦不堪言,怎麼辦呢,那就得根據你所釣水域的魚情,來進行一些取捨。

先說兩種極端情況,一是小雜魚極少,少到可以忽略不計,或者說目標魚數量特別多,打下窩子沒幾分鐘就能聚窩,那這種情況就讓餌料霧化強一點。

二是小雜魚極端多,都不用打窩,扔哪裏都會來吃,而且感覺它們就在水裏等着一樣,餌料可能還沒完全入水,它們就準備開搶,甚至跳出水面“迎接”。這種情況下別說霧化了,都不建議用商品餌,因爲你就算把餌料開的再硬、再黏,它們一樣搶。

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第3張

說完兩種極端情況,咱們再來說說普通情況,但這回反着說。我個人在餌料霧化上的選擇是:如果餌料可以順利到底,到底後纔有雜魚來吃或搶,或者餌料入水有接口,但浮漂沒有出現“跳舞”的情況,動作還算乾淨利落,那麼這種情況我依然會正常開餌,讓餌料有一個不錯的霧化,只要你一直堅持抽竿保證頻率,目標魚遲早會來的。

雜魚在水底吃和在中上層吃我認爲是不太一樣的情況,它能老老實實在水底吃的話,我覺得影響不大。因爲你的餌料是散落成一片的,粗顆粒的東西能掉在窩點附近的水草縫裏、石頭縫裏,目標魚來了依然有東西可吃。

而且在咱們餌料能到底的情況下,目標魚來了以後它一樣能吃到,體型稍大一點的魚要真想吃,雜魚也不太敢搶。

但雜魚要是出現接口就麻煩了,這樣的話餌料在中上層就被搶光,就很難在水底留下什麼東西,你打了窩還好,不打窩的話目標魚來了也沒東西吃,正常情況下像鯉魚鯽魚不會起浮來接餌並和雜魚搶(小鯽魚會起浮但要數量足夠多)。

而且就算你打了窩,每次餌料沒到底就被雜魚搶了,也釣不着目標魚,甚至連它們來沒來都不知道。所以當浮漂出現很多接口,你不管它,等雙鉤到底又沒動作了的情況下,我建議要及時調整狀態,甚至換餌。

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第4張

“麪疙瘩”一樣的餌料,有時候反而比較圓潤飽滿霧化好的餌料更能上魚

之前和一位釣友討論魚情,他說他現在已經能夠開出滿意的餌料了,可是大多數時候還是釣不好魚。有次在野河釣,自己的餌料又圓潤又飽滿,霧化還好,但只能釣幾條小鯽魚,更多的還是麥穗、白條這類雜魚。但邊上一釣友餌料都已經變成麪疙瘩了,別說沒有霧化,看他拉餌都費勁,可人家就能釣到大的,連上大鯽魚。

這種情況我經常遇到,以前在杭州,我學校邊上有條小河溝,很多退休的老頭就在那邊玩,你乍一看他們連餌料都開不好,不是稀了就是幹了,有時候拉餌不成型,就捏一小塊掛鉤上,但他們偏偏就是能搞到大板鯽,不服都不行。

爲啥?先不考慮雜魚太多,霧化太好餌料還未到底就被搶光的情況,咱們說釣魚最重要的是窩子裏有魚,窩子裏的魚越多那是越好釣,餌料狀態越不用講究。很多釣友只看到別人餌料狀態差卻連桿上大魚的表象,但不知道人家在選位、打窩上花了多少功夫,在這個釣位釣了多久。

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第5張

我看到過很多“用麪疙瘩一樣的餌料連桿上大鯽魚”的釣友,但爲什麼偏要說杭州的經歷呢,因爲我剛上大學是沒帶魚竿的,釣不了就只能看,然後也常和他們交流。

這羣老爺子很多都是退了休沒事幹然後跑到河邊釣魚的,除了娛樂就是消磨時間,他們也不求釣多少。正因爲對魚獲沒過多要求,反而能夠靜下心來,比如說有些口,很漂亮的小下頓或者下頓以後連續兩三目的頂漂,正常人一定會起竿的,但他們就是不起,我不知道是不會抓口、看不清還是故意爲之,反正就是等。

等幾分鐘徹底沒動作了(其實餌料已經吃完),就提提竿逗一逗,再不吃就換餌。這麼慢的頻率,加上餌料又是麪疙瘩沒霧化,所以雜魚就不怎麼聚過來,甚至連小鯽魚釣着釣着都會散窩,但可以釣到大的。

我有連續看過幾天,每次一看就是兩三個小時,我發現在那條河釣,他們經歷的魚情就是:下杆先來小魚,小魚釣着釣着小鯽魚來了,小鯽魚釣着釣着沒口了,然後要等到我都不想看的時候,大鯽魚就會上。但不是一次來好幾條,估計十幾分鍾到一個小時才能來第二條吧,當然中間偶爾還會來小魚。其他人釣不着大鯽魚,很多都是吃不消漫長地等待啊。

拉餌應該是什麼狀態?好看未必好用 第6張

寫在最後

霧化好不好全看小魚怎麼鬧,當然了這是針對咱們釣中小型魚說的,如果你釣的是十幾斤的大傢伙,那肯定也就不要霧化了,純守比較合適。除了霧化,像圓潤、飽滿、瓷實這些狀態,你要是能開出來,首先心裏是舒服的,而且這樣的餌拉起來會很順利、很方便,但不代表能釣到魚。相反,餌料狀態很差,一會拉得大一會拉得小,有時一拉一整條子線都是餌的情況,也不能說釣不到魚,不用過分糾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