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來源:漁翁社 5.06K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釣魚的時候,最無奈的時候莫過於小魚鬧窩,爲什麼說無奈呢?因爲釣吧,個頭不大,頻繁起竿,要之無用,但是又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不讓小魚鬧窩,不釣吧,小雜魚們就會製造各種複雜的漂訊,萬一真有大魚進窩,很容易把真實的魚口給忽略了;要說爲什麼會有小魚鬧窩,有一多半的原因,就是餌料中加了腥香的餌料。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第2張

要說腥香,其實這個詞比較泛泛,我們一般有兩種認知,第一種是植物腥和動物腥,比如豆腥、藻腥,這就是比較有特色的植物腥;動物腥,最出名的就是蝦粉,紅蟲粉;第二種認知,就是膿腥和微腥,比如膿腥,有特色的就是蝦粉、蛆粉、紅蟲粉,微腥則是豆腥、藻腥爲主,這就是從腥味濃度來認知的;但是不管哪種腥,用得好,大魚進窩,連桿爆護不是難事,用得不好,除了小魚鬧窩,基本上大魚不進窩。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第3張

有老釣友曾戲言,無腥不釣魚,其實仔細想想也確實如此,別看什麼種餌、什麼果蔬餌,都號稱不鬧小魚,這是實話,但是論誘釣、誘聚的效果,基本上可以被帶腥味的餌料,甩了好幾條街,但是問題來了,爲什麼腥味餌用起來,總是差點意思,總是感覺,多一分易鬧窩,少一分誘釣效果有限的緊,那麼使用腥味餌,有沒有什麼好的指導思路呢?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第4張

要說腥味餌和魚吃餌之間的關係,倒還真有一定的規律,而且大部分都是自然界中的生物規律,可以這樣說,只要大體上遵循着這幾種魚吃腥餌的規律來,再精細化操作一下,誘釣的效果,還真的不一樣。

第一種、季節規律

魚在一年四季中,早春、嚴冬不進食之外,其他季節都會進食,食物的種類既多且雜,但是主要維持脂肪來源的,其實就是蛋白質含量比較高的腥味餌料,當然,這裏的餌料,並不是指商業餌,就是指魚能覓着,而且能吃到的食物,在晚春,水中最先繁殖的是水中的藻類,嚴冬剛過,春魚的脂肪也被消耗的夠嗆,水藻是春魚能接觸到,數量最多,也是最安全的是富蛋白食物,所以過了初春,多建議用藻腥味的餌料做釣,因爲這種腥味最接近魚實際上能找到的食物。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第5張

那麼過了晚春之後,尤其是驚蟄之後,昆蟲開始孵化,魚的食譜中,就多了以昆蟲蛋白爲主的營養來源,所以在晚春和初夏,紅蟲、蚯蚓爲主的活餌,或者類似味型的餌料,誘釣效果是最爲明顯;到了秋季,各種食物都很充沛,什麼水藻、昆蟲實體,甚至是在水域中各種動物的屍體,也都成爲魚在秋季補充營養的食物來源,這個時候,魚的選擇比較多,就屬於哪種味型獨特,就更能吸引魚來進食,所以,動物內臟爲主材的腥味餌,在這個季節使用起來就尤爲佔優;到了冬季,水溫低,導致水質相對比較清潔,味型傳播很慢,加上冬魚爲了維持低度新陳代謝,根本就無所謂哪種腥味效果更好,只能說哪個離自己近,味型越濃郁,就會開口,所以比較容易開餌、附鉤的紅蟲、蝦粉之類的腥餌,就比較好用了。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第6張

第二種、味型種類規律

要說腥味餌細分一下,有昆蟲腥、內臟腥、羶腥、油腥、藻腥、蒜腥這麼幾大類,有的,是因爲蛋白質含量高導致的,如昆蟲腥、內臟腥、油腥、藻腥,有的,則是因爲材料中的香烴成分導致,如蒜腥、羶腥;但是不管哪一種,都會對魚羣,有着很強的誘惑,除了季節因素,這些不同的腥味,對不同的魚,也有着很強的誘釣效果;

別小看腥味餌,用得好,大魚進窩不是難事 第7張

比如羶腥,非常受小魚和雜食類魚種青睞,小魚就不多說了,除了不愛蒜腥,幾乎所有的腥味都能招惹小魚,但是雜食魚類,尤其喜歡羶腥味,比如羊油、羊骨做的窩料,幾乎不怎麼處理,就能招惹雜食類魚種進窩,如鯉魚、鯿魚、鯽魚;而內臟腥的餌料,不管是自制餌還是商品餌,對食肉魚種的誘惑力則非常強烈,如青魚、翹嘴、紅鮊;油腥、藻腥,除了對初春的魚比較有誘惑力,對食草魚種,也有着不錯的誘惑力,如草魚等。

所以說,不要小瞧腥味餌料的搭配使用,弄清楚餌料中腥餌到底能誘什麼魚,再開餌配置的時候,適當增減比例,就能起到很好的誘釣、誘聚效果,當然了,如果確實沒有辦法精準掌控腥餌的比例,那還是不要畫蛇添足,因爲很容易招惹小魚鬧窩,這就不太合適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