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釣魚小技竅實用大全

來源:漁翁社 2.85W

秋釣暗:秋後,白天氣溫較高,黑魚、草魚、鯽魚喜歡遊至雜草中、荷葉底下,但往往在它們隱藏的水域上面有一小片無草區,以利於其浮上水面換氣,這個時期人們往往看不到魚。但只要尋找到水域草叢中有小塊無草的水面,而且水面清亮平靜,既無小魚活動,又無青蛙活動,將釣鉤垂至此水域釣魚,必然十拿九穩。

秋季釣魚小技竅實用大全

秋釣尖:中秋前後,魚兒越冬需積蓄營養而出現貪食高峯。魚兒此時喜歡游到離岸較遠且凸出的岸段覓食嬉戲,因而釣點選在離水深約2米處下鉤,最容易釣到魚。 

秋釣黃昏:入秋之後,雖然高溫已過,但經常受到日光照射的地方,水溫還是較高,而且中午前後,日光強烈照射。魚兒怕強光,都遊至光線暗的地方,不敢到岸邊來覓食。因此秋日垂釣最好的時間,是在天黑以前的黃昏時候。這時魚兒喜歡游到岸邊來覓食,垂釣一般收穫較大。

秋釣西北風:秋天遇到刮西北風或西風,氣溫有所下降,水中的溶氧量增加。而水面許多漂浮的物質,被風吹起而沉到水底,給魚兒送去了豐盛的天然餌料,魚兒會到處覓食,此時下鉤格外好釣。

春季是釣魚黃金季嗎?

理論上認爲,春天是垂釣的黃金季節,這從一些相關的漁諺中也可得到證明,如:“春天發水魚上灘”,“驚蟄魚甦醒”。“春分魚兒開口食”“楊柳飛絮,正好釣魚”,“三月三,鯉魚上河灘”,等等。更有將一年分爲兩個垂釣旺季的,即春釣與秋釣。

那真正的情況又是如何?

爲了弄清春天是否真的如人們所說是垂釣的黃金季節這一問題,本人查閱了大量的資料並作過專門的研究與記錄,從1994年至1999年共六年時間的垂釣記錄來看,通過對魚兒的開口期、攝食的魚種、咬鉤的頻率及釣獲量等四個方面的統計分析,發現真正意義上的垂釣旺季並非是春天而是出現在夏季。

準確地說,應是在立夏之後到夏至的一個多月時間,在這段時間裏,無論是魚的密度,種羣,及上鉤率都明顯高於春季,且上大魚的機會也相應地增多,而春天所獲的大都是以鯽魚爲主的小型魚類,很少有大魚咬鉤,且此時正值多數魚類產卵時節,攝食消極,故釣獲量遠不如夏天(或秋季)。

立夏之後,隨着氣溫的進一步穩定回升,魚獲也從單一的鯽魚而轉向鯉、草、青、鮎、鯿等多品種魚種,這時可釣的魚類有數十種之多,這才真正地進入了垂釣的黃金季節。?春天由於氣溫不穩定,變化較大,經常是忽冷忽熱,給垂釣活動帶來很大困難。早春由於剛過冬,氣溫接近冬季,魚兒都在深水中過冬,此時垂釣較冬季困難更大。

仲春氣溫相對升高,但極不穩定,有時還會出現“倒春寒”、氣溫過高等非正常天氣,且時晴時雨,忽冷忽熱,對垂釣更加不利。暮春雖然氣溫升高,陽光充足,但不利於釣魚的天氣仍然很多,最主要的是正值魚類繁殖期間,大多數魚類攝食不積極。

只有在魚類產卵前後纔能有所釣獲,但爲時很短,況且魚類產卵日期受水溫、氣溫、溶氧等諸多自然因素的影響,讓釣者很難判斷,故此時魚獲量仍不能令人滿意。而只有在產籽之後(大多數在5月),纔是魚類頻繁咬鉤,補充體內營養的最好時期,此時期釣獲量已頗爲可觀,且魚類咬鉤幅度增大,攝食頻率增高,故易釣獲多類魚種。

所以,我認爲春天並非如人們所想象的那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真正的垂釣旺季應出現在夏天而不是春季。

深秋釣趣仍盎然

秋日是京城最好的季節,也是一個冷暖更迭,溫度變化劇烈的季節,有人稱之爲“頭頂烈日,腳踩冰霜”。面對如此強烈的氣候變化,對於釣魚的安排,不能用一個“秋”字籠統代替,其中妙處,不妨隨我細細看來。

秋分“四色”首先我們可以將秋日時光細化爲四個垂釣階段。

第一階段始自“立秋”,但此時“三伏在秋”,正是“秋老虎”肆虐的時光,天氣依然炎熱。這時候垂釣,應與夏釣無異。

第二個階段從“處暑”開始,溫度計的汞柱悄悄下滑,時光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金秋。這是一年中又一個黃金釣季,晉人張翰有“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的佳句作爲寫照。秋高氣爽,魚兒正肥,水溫適宜,水中富氧的環境正是魚兒狂咬鉤的季節。

第三個階段到了“寒露”,氣溫加速下降,深水處太陽曬不透,魚兒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這個時候俗稱“秋釣邊”,當然,每年情況不同,這個時候提前或者推後均屬正常。釣淺釣邊,有些釣友難免會犯嘀咕,這麼近的岸,這麼淺的水,能有大魚嗎?其實魚兒奔溫而來,不會懼怕水淺,筆者就曾在水深僅僅30釐米處收穫三斤餘的大魚。不過在近岸垂釣時要遵循一個原則,一定不要驚魚,垂釣者不僅切莫喧鬧,人影竿影也不能在水中晃動,要保持隱祕安靜。這段時間一晃兒就過。

第四個階段進入了“霜降”,這是秋天最後一個節氣,風已有些刺骨,水也冰涼扎手。在北京地區來說,已接近冬釣階段,這時只有鯽魚、鯉魚有興趣咬鉤,釣友們有的開始準備冬釣工具,也有不少人刀槍入庫,來年再見。

跟着水溫走

在氣溫多變的秋天,垂釣者有句名言“跟着水溫走”。這其中可有科學依據,魚兒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與水溫只相差0.5℃~1℃,因此對水溫十分敏感。各種淡水魚最適宜的水溫大致在20℃~30℃。

因此魚兒有逐溫而動的習性,哪裏的水溫達到或接近它最適宜的溫度,它就往哪裏移動。初秋如夏,魚兒避高水溫下潛,所以要釣深;仲秋水錶溫度高,水下涼,魚兒逐漸溜邊;到深秋,水面接觸冷空氣降溫快,魚兒就又奔向深水。如勾勒一幅整個秋天釣魚選點的線路圖,應該是“深—淺—深”。

秋天釣什麼魚

初秋如夏,什麼魚都好釣。仲秋水溫合適,加之秋高氣爽,正是大把拿魚的季節。可好景不長,冷風襲來,水溫驟降,許多魚都相繼“禁口”。

首先咬鉤不積極的當屬羅鯡、白鯧,這些喜歡高水溫的傢伙當水溫低於15℃時就不咬鉤了,水溫再低就會昏迷乃至死亡。

然後就是鰱鱅,國慶前後在北京用海竿很難釣到它們。今年有些釣友發現用手竿配合極其靈敏的漂兒,用釣鯽魚的香餌,採用特殊觀漂方法有可能釣到。原因是鰱鱅咬鉤的動作是“吸”,水涼,吸的更輕,漂子會相應做上下一目半目的點動,若不提竿,隔段時間還會重複,注意它不同於小魚鬧漂的雜亂無章。

鰱鱅過後,草魚也不愛咬鉤了。但如果在草魚多的池塘,水淺且又被太陽曬透了,就可能有斬獲。不久鮎魚和黑魚也銷聲匿跡,到最後只剩下鯽魚和少量鯉魚可釣。

何餌相誘,何具相隨

秋釣用餌也應隨水溫的變化而定。初秋時以麪食爲主,夏釣時用的各種餌料均可使用。進入仲秋,各種昆蟲正膘肥體胖,如油葫蘆、蚱蜢、螻蛄及各種大小青蟲,甚至蛾蝶,都是魚兒的可口美食,白鯧、羅鯡、草魚,還有肉食性的鮎黑、黃顙,都愛吃活食,就是鯉魚也免不了要嚐鮮一口。水涼之後,繼而可用蚯蚓、紅蟲。

如果在一些養殖場垂釣,他們餵魚用的是單一的顆粒,魚兒都被養出了偏食習慣,對上述的各種鄉土釣餌就未必領情。在這些地方就只好用他們餵魚的飼料了

秋魚正肥,尤其在初秋時,它們正“孔武有力”,山塘水庫中的魚更是野性十足,所以選擇鉤線都宜粗大。到了深秋,魚咬鉤的動作又慢又輕,傻大黑粗的漁具就捕捉不到輕微的信息,鉤線宜輕盈細小。這時三五斤的大魚也沒什麼力,小溝細線足以對付。

秋釣去何處

初秋時,可去遠郊的水庫如齋堂、王家園、響潭(南口附近)、十三陵、西域、桃峪口等,夜釣也行。但在仲秋之後,水庫的魚就不咬鉤了,可在近郊和城內的魚池垂釣。這些魚池有計竿的,每竿10~50元不等,也有按斤算的。此類釣場很多,遍佈京城,如城南的舊宮、南苑的大泡子一帶;東郊的鐵路大環內、東六裏屯、周莊一帶;西面的角門、草橋和頤和園附近。遠一點的還有碧溪、稻香湖,北面有小湯山、七裏渠、窪裏、來廣營等。天再涼些,室外的魚就實在難釣了。

每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是魚兒最安全的時期,怎麼釣都不靈,可過癮的地方只有大棚了。

近岸垂釣

在野外垂釣,一般說,釣遠、釣深是釣友們經常的選擇。不過,在很多情況下,釣近反而比釣遠好。又因爲釣按時完成時人很輕鬆,故作爲長途跋涉的垂釣者的一種休息手段,近岸垂釣越來越受到釣友們的歡迎。筆者有過多次的近釣豐收經歷,水情、魚情各不相同,特歸納整理,介紹於後。

一、亂石中近釣。在亂石中近釣,主要是對江釣而言。江邊的亂石較多,魚特別愛在那裏藏身。亂石中深淺不一,又特別容易掛鉤,所以亂石中並不是到處都可以下鉤的,須找亂石中較深,較大的石縫,底部有小塊的平地爲佳。這樣的釣點很難找,一旦找到這樣的地方,則可以連續釣好幾年,直到被河沙淤塞、填平爲止。亂石中近釣有較強的季節性,一般是每年汛期過後,江水退平的秋天到初冬。

二、陡壁下近釣。陡壁下一般水很深,雖爲近釣,人和魚的距離卻不近,魚情一般不會太差。水庫的陡壁處多爲石質壁面,水底也多爲石質,若水錶面沒有水草,是留不住魚的。水草多的話,則可以就近下鉤。池塘的陡壁處多爲土質,岸邊灌木、雜草叢生,水一般也較深,是較好的釣點。江邊的陡壁處多爲沙土,經常發生崩踏現象,每年汛期後退水,在崩塌處往往是夜釣鮎魚的極好時機,不過要注意安全。通往江河的排水閘的出口處都是磚石、水泥砌成,在排水緩慢時緊靠閘壁下鉤,是釣鮎魚的好方法。使鉤餌剛剛擦底,用較大的漂進行漂流釣,鉤餌反覆地自上向下漂流即可。

三、白水中近釣。初冬時節,若遇連續幾天的晴好天氣,則可在池塘近岸水草旁較淺的白水處提前打好窩子,以蚯蚓爲餌,用拖拽引逗釣法和包食定點釣法相結合,常常引逗魚兒開口,而且所獲多爲大鯽魚。

四、草窩近釣。垂釣時最舒適、省力的,莫過於草窩近釣。此釣法定點準確,受風浪影響較小,水的深度幾乎沒有變化,釣組可以調得非常精細、靈敏。此法最忌喧鬧,釣者宜靜不宜動,打窩以包食、蘸粉爲主。此釣法四季皆宜,夏天的早晚,冬天的中午前後最爲有效。

怎樣釣草窩

野生水域的主要特徵是水體長有或稀或密的各類水草,水體中以野生鯽魚爲主,魚兒依附於水草、浮游生物和昆蟲爲生。野生水域大小形態各異,水草種類各具特色,常見的有普通水草、菱角草、荷蓮、茭白草、菖蒲、蘆葦、水花生、芡實、大葉水浮蓮等。水草各異,布窩有別。現就本人草塘布窩的點滴體會,和釣友們談點淺見。

1、苲草塘口布窩法

苲草即普通水草,又稱尾草,這種水草生長極快,覆蓋面最廣。在有苲草水域打窩,應選人工作業留下的空當,然後依據空當的形態特徵,再恰當選點:

①由岸邊往中間開留的通天明水道,如超過1米寬,則因爲草塘水清,過於暴露難以留魚。若舍此別無選擇餘地時,那麼窩點應遠一些,吃水深一些,儘量逼近草邊,以增加水體對魚的隱蔽性,也能補救窩點的先天性不足;

②過密的封閉式空當一般不宜布窩。密集草頭上的小空兒,常因洞隙周邊水草過密遮擋魚的過往和視線,魚很難進窩覓食。若洞隙前沿或左右有明水通道則較爲理想;

③若通天明水較窄,在0.5米以內,則隱蔽性好,是布窩的較好部位;

④若在距岸3~5米處是密集的水草,之外是明水,那麼窩點布在3~5米的前沿處,這是最理想的垂釣部位。

2、菱角草、荷蓮、芡實塘口布窩法

這三種水生植物根系發達,極易藏魚,但垂釣時也容易掛鉤。因此,布窩之前先要細心觀察,經仔細驗鉤後,選擇清爽部位打窩。

菱藤根鬚寵雜,縱橫交錯。水面上空兒看似很好,但水下和水底常常佈滿菱根。菱塘中垂釣常給釣者帶來很多的煩惱:一是正當窩中魚星直泛,但餌鉤難以及時落底,常常失去很多上魚的機會;二是當魚上鉤時,由於菱藤纏繞,頻頻跑魚。

菱塘中垂釣選點的基本方法是:

①選擇空隙較大者,釣點儘量與菱葉保持適當距離,以減少掛草機率;

②打窩前須反覆驗鉤後,水底不清爽者棄之,水底乾淨者定爲窩點;

③避免打封閉式死窩,即不打四周被密集的菱根包圍,形成與外界隔絕無魚光顧的死窩。而應選擇有明水通道,魚兒過往暢通無阻的空隙布窩,方有利於聚魚和垂釣。

荷蓮、芡實(即蓮藕和雞頭)根莖粗壯,直立,荷藤和芡藤上長滿了密集的刺狀體,兩者葉面相似,藤莖表皮非常結實,垂釣時如不小心極易掛鉤。

布窩時必須選擇1米以上直徑的大空當,以遠離藤莖。此類水域很適宜鯽魚的生長繁殖,是釣鯽的好去處。

3、茭白草、菖蒲草塘口布窩法

這兩種草本植物表面比較平滑,且呈直立狀態,既易聚魚,也很少掛鉤。但布窩時仍應選擇適當空隙,若草體過密也會發生纏草跑魚現象。在同一塘口釣點應布在相對稀疏部位,既不影響聚魚,也可避免跑魚。一般在此類塘口垂釣,窩點多佈於草頭前沿約0.5米處,以達到既要易於聚魚,又要有利垂釣之目的。

4、蘆葦塘口布窩法

蘆葦在塘邊分佈有稠密和稀疏之分。稠密部位有時密不透風,甚至人都鑽不進去,別說伸竿垂釣了。因此,只有選擇蘆葦稀疏、好站人的部位布窩,方有利於垂釣。鑑於蘆葦塘中魚的個體較大,故窩點與蘆葦或葦茬的距離不宜太近,尤其深秋時節在葦茬部位布窩,極易碰上大魚。

5、水花生塘口布窩法

水花生草葉面繁茂厚實,但根系萎縮,由於人工打撈,常常留下大小不等的空隙,爲布窩創造了條件。但布窩應掌握基本要領:選其固定不漂移的洞隙投餌。窩點遠近視水色度和深淺而定。一般以水深1~1.8米均可布窩。該類水域中鯽魚喜愛泛星,因此,窩中有魚與否,一目瞭然。

6、大葉水浮蓮塘口布窩法

該草葉面呈橢圓形,鴨蛋般大小,根莖細長,參差不齊。成草長度大多超過水深,長出部分隨風盪漾,缺乏穩定性。布窩前要認真觀察,選定那些剛長平水面或略低水面的隱形浮蓮處打窩。那些呈直立穩定狀態的水浮蓮,任風怎樣吹拂,也不會漂移,窩點布在空當或靠近浮蓮草的前沿即可。在大葉水浮蓮水域中垂釣,不必擔心掛草和跑魚。

怎樣才能選中釣點

當釣手來到水邊,滿眼綠波盪漾,魚兒藏在哪裏?在什麼地方下鉤好呢?尤其來到一個陌生的水域,更是一件需要動腦子的事。對此,有人提“魚道”和“魚窩子”之說,並針對季節和氣溫編了順口溜和諺語,如“春釣邊,夏釣潭”、“三伏釣早晚,春秋釣中間”等等。

究竟有沒有既準確又簡便的方法能找到魚的蹤跡呢?下面介紹三條尋覓魚蹤的線索,供釣友參考。

第一、覓食的規律

魚兒貪戀餌料,哪裏有食物就會往哪裏聚集。水下的腐爛植物,小蝦小蟲;水面的浮游生物,柳絮楊花,草葉昆蟲等等,都是魚兒追逐的對象。就水下言,草墩葦根處,水底的亂石、草葉堆積的地方,也都是魚兒覓食之處。俗話說,“釣草不釣光”是指在草墩葦叢處釣魚,要把魚鉤下到它們的縫隙中或邊緣處,不要下到光亮的水面。

“釣髒不釣光”,這個“髒”指的是水下有亂石草葉等物,只有這些地方纔能孽生繁衍和聚集蟲蝦,它們當然是魚兒的美食,能招來各種魚兒。在這裏下竿雖有可能掛底,但確有魚可釣。光潔平整的地方是留不住魚的。

養魚池經常投料的地方,自然是魚兒聚集的場所。另外,海邊的礁石、山灣迴流、人工魚礁、橋墩等處,也都是魚兒愛聚集的地方。釣手自己用餌料打窩子,這是誘魚聚集的最好方式,但只限於靜水。此外,還可用草捆成捆,加石塊沉入水底。或用網兜裝菜葉、青草加石塊沉入水底誘魚,效果都不錯。

第二、掌握溫度變化,尋覓魚蹤

魚兒也是怕冷怕熱的。隨着天氣的變化,會隨時隨地游到水溫最適宜的地方去。諺語說:“昏秋釣陽夏釣陰”。春秋季節正是冷暖交替之際,岸邊水淺易被光曬透,水溫自然高於深水區,魚兒趨溫而來。夏日水面溫度高,魚不耐熱,自然遊向陰涼處或深水區避暑。

在某個水域中,因下雨或其他原因,突然增加大量涼水,使水溫明顯降低,魚兒突然受到涼水的刺激,可能潛伏不動,更不會咬鉤吃食。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兩三天)水溫趨於正常,魚適應了新的水溫,才能咬鉤吃食。

第三,在富氧的水域中尋覓魚蹤

魚對氧的需求不亞於人類,有氧則歡,缺氧則死。水中最富氧的地方,一般也是魚兒最多、最活躍之處。水在翻騰流動時,易將空氣中的氧溶於水,因此,在靜水域的入水口,人工養魚池的增氧機等處,都是魚兒最愛聚集的地方。

颳風時的迎風岸邊,除有大量浮游生物、水草蟲蝦被風浪送過來之外,風浪也可使水中的氧氣增多,魚兒尋氧覓食自然會往這裏聚集。當然,迎風投竿會增加些難度,釣手本身也要辛苦的多,這就需要釣手權衡利弊作出判斷。

下雨也能將空氣中的氧溶子水中,尤其是悶熱的炎夏,氣壓較低時,魚兒也特別難受,養魚密度大的水池中,如無增氧設備,魚兒將會俘出水面,嚴重時就會出現“翻坑”死魚。如這個時候下雨或颳風,情況會有所緩解,所以雨後釣魚,也是上魚的好機會。

遵循魚兒覓食喜氧和怕冷、怕熱這些習性,去選擇釣位,大多數情況下會達到滿意的效果,你不妨一試。

影響魚類活動和垂釣的因素

魚類活動同自然界的其他動物一樣,除了自身的特點,也受自然界的變化支配,或者可以說是二者的結合吧!那麼,影響魚的活動和垂釣的因素有哪些呢?

1、季節氣候的影響

這對魚的影響最大、從全年來看,農曆的三月驚蜇節後到十月霜降節前是最適合垂釣的季節,因爲,魚在經過一段各眠之後,開始活躍,產卵之後食量增大更是好釣魚的季萬。十月以後天氣的轉冷,水溫下降,魚兒向深水移動,活動範圍變小,所以取魚的機會也減少。

但是一季之中,甚至一天之中,溫度又是不同的,待別是初春和盛夏,一天之中早、午、晚溫差甚大,變化多,這也直接影響魚的活動和垂釣效果。所謂“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的諺語確有一定道理,但又不是一律的。

夏季常處高溫,魚兒下沉,但因早、午、晚的溫差大,只有強烈日光下,魚才避入深潭,較多時間仍在一兩米深的背陽處,清晨和早晚仍多在淺水區逗留,所以夏、秋季之中最適合釣魚的時間是上午六點到十點,下午三點到七點;冬季最適合釣魚的時間是上午的十點到下午的三點以前,能全天都好釣魚的是春末、夏初和秋末。

夏秋季節暴雨之後,空氣新鮮,或各季大雪之前,水底溫度相對“高些,仍然是魚類活躍好垂釣的時間。當然這部是就一般情形來說的,因爲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必須根據這些一般規律,因時、因地制宜,相機而行並要結合各種因素分析判斷,才能收到實效。

2.水質的影響

魚兒離不開水,有水纔有魚,但水至清則無魚,水的渾、清是決定魚兒活動沉浮的主要因素。水的渾濁度高魚兒就上浮,一般來說清中帶渾,常是有魚的水色。水色青黃草魚多,水色深黃或水泡多的地方鯉魚多,深水出大魚,水淺小魚多。水渾釣淺,水清則宜釣深。水漲釣邊,水退釣心。湖魚喜流水,鯽魚喜靜水,這些都是實踐中的經驗之談。

3、風的影響

風和日麗,秋高氣爽,風平浪靜,是魚兒活躍也是垂釣的最後時節,俗話說“魚躍風不動”。常常在風平浪靜之時,能見到魚兒躍出水面,相反大風來了,整個水面層層波浪,魚兒便向底潛游或少活動,在水浪的衝擊下在淺水區覓食的魚也迅速遊向深水區,山塘、水庫的魚反應靈敏,這又叫“風大魚不動”。

大風過後,漣漪不斷,魚兒又開始遊動,但還不致跳躍嬉戲,這又是“風過魚也動”了。完全無風的時節是不容易有的,垂釣中要根據這些變化,抓住其中間隙相應施釣,才能適應魚類對大自然的影響之變化規律,多釣魚,釣大魚。有經驗的釣者,還根據風動的特點釣逆風魚,都是因爲風可把水底食物聚集到逆風的一面,加之魚有攀流的習性,如是在吹南風,則釣逆風魚還往往有大收穫。

4.聲音的影響

聲有對魚也有較大的影響。除了少數反應遲純的魚類。一般聲音都對魚有影響,聲音大使魚受驚,就不會覓食咬鉤。但也有例外的情況,如水流衝擊聲,是長久不息的,魚兒習以爲常,因水流帶來餌料,反而常來覓食。如在住戶水分或碼頭區,經常洗菜、淘米或拋擲食物碎末,洗濯過後,魚兒也常來覓食,反而形成魚的條件反射。

這些當然不是聲對魚的召集而是魚餌對魚的誘惑。所以,在垂釣中撒餌,拋釣都要注意緩免大的聲響或頻繁的聲響。總之,影響魚的活動和垂釣的因素是諸多方面的,又是千差萬別的。必須具體分析、綜合判斷,趁其利而避其害,細心觀察,反覆實踐,它的規律性也是可以逐步認識並加深的。

最佳垂釣時間的選擇

一天之中最佳的釣魚時辰得根據魚兒覓食時間而定,季節不同出釣的時辰也各有講究。一般來說,一天之中釣魚最理想的時間是:不冷不熱全天釣,烈日炎炎早晚釣,夏末秋初陰雨釣,寒冬臘月中午釣。一日三遷,早晚釣邊。在正常的天氣裏,魚兒於日出前後開始,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

由於太陽升高,天氣變熱水溫升高,魚兒在春、夏、秋中午開始由淺水區遊向深水區域。魚兒每天覓食時間從日出前開始至日出後3小時-4小時(冬季例外)。午後按相反時間,在日落前4小時-3小時(春季早些)又開始覓食活動。

1、春釣最佳時間

春天垂釣要從早春、仲春、暮春三個不同時期來選擇最佳釣魚時間。

早春3月,早、晚的氣溫還比較低,出征時間不宜過早,一般上午8點以後下釣爲宜。因8點之前,水溫較低,魚兒遊動範圍小,不上鉤。

仲春4月,春暖花開,是釣魚的"黃金季節"。無論什麼天氣都可以出釣,尤以陰天爲佳。在早上6點-10點這段時間內,由於氣溫還比較低,應朝陽而釣。10點以後,水溫升高,此時宜在陰涼處下鉤。在這段時間內,有幾天魚兒忙於交尾產卵,不貪吃不易上鉤。但產卵後,魚兒特別貪吃,上鉤率高。即"大麥黃,釣魚忙"之時,正是春分前後,魚兒產卵後需大量食物補充營養,所以極易垂釣。

暮春5月上旬,仍是釣魚的好時光,陰雨天更適合下鉤。而且一日中釣魚時間長,從早上一直可以釣到傍晚。

2、夏釣最佳時間

夏天垂釣,要以初夏、盛夏來選擇釣魚的最佳時間。初夏是釣魚的好季節。此時最高氣溫在26℃-28℃,最低氣溫在16℃-18℃,是魚兒較愛覓食的時候。但中午水溫較高,魚兒多遊至深水處乘涼,而早、晚氣候卻涼爽宜人,魚兒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故宜早、晚釣。

盛夏天氣炎熱,釣魚最佳時間和其他季節顯然不同。春秋釣魚的最好時光,都在早晨或上午,而盛夏釣魚的最佳時間卻在下午3點至傍晚8點之間。盛夏的早晨雖可釣魚,但時間太短。上午至下午5點之間,很難釣到鯽魚,但這段時間卻是釣魚的好時間。根據鯉魚的生活習性,氣溫越熱越好釣,特別是在遮蔭處垂釣,往往收穫量大。

3、秋釣最佳時間

金秋時節,正是釣魚的好時光。初秋9月,早、晚氣候涼爽,釣魚最佳時間爲上午6點-9點,9點以後水溫升高魚兒遊至陰涼處。水深1.5米左右。因而宜在陰涼處下鉤。

中秋10月,氣候宜人,溫度適中,一天之中均可垂釣。上午6點-11點以朝陽釣爲好。11點至下午6點,到陰涼處下鉤更佳。深秋11月,仍是釣魚的好時光,早上7點至下午5點均可下鉤。上鉤的魚以鯽魚爲多,其次是鯉魚、草魚。

4、冬釣最佳時間

冬日,11月中旬-12月份,爲初冬季節,時有寒氣襲人,天氣變化很大,應選擇風和日麗的天氣出釣,特別是晴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在朝陽處下鉤,也能取得較好收穫。寒冬臘月,水溫較低,魚兒多在深水處避寒。因此,冬釣必須選擇深水處下鉤,一般只能釣到鯽魚,鯉魚、草魚很難釣到。如果選用無餌甩鉤釣法,整天可釣。

秋釣天時地利

“一陣秋雨一陣涼,氣溫水溫逐漸涼,魚兒活躍咬鉤旺,此乃秋釣好時光”。一般規律是如此,但也要垂釣有方,纔能有效多釣魚。

農曆七月爲初秋、八月是仲秋、九月叫晚秋。由於月份不同溫差變化很大,在我們西南地區,初秋是夏熱的延續,氣溫可高達三十七、八度,到了晚秋有時可降到十多度。爲此在秋釣中,就要根據初秋到晚秋的不同時間溫度變化而施釣,方能達到多釣魚之樂。

一、秋釣天時

所謂天時,即適合秋釣的好天氣和一天中最佳垂釣時辰。初秋天熱時,只有在水溫低氧氣足的陰天裏,魚兒纔會到處暢遊覓食而適合於全天釣,否則要採取早晚垂釣,“早5:30—9:30,晚15—19時間”乃是最佳時辰。這就是釣諺中“寧釣早晚時辰、不釣中午半天”的來由所在。

仲秋到晚秋,天氣由熱逐漸涼爽,這時氣溫和水溫也顯得清涼適度,加上此時魚兒準備育肥越冬,因而它們食慾旺盛,見食就吃,在此八九兩月裏乃是適合全天垂釣且上鉤率極高的好時段。

二、秋釣地利

所謂地利即在垂釣中,選好有利於垂釣的環境和好的窩位。“七分釣位,三分釣技”。怎樣才能佔領地利多釣魚呢?

1、秋熱時,釣位選在有樹木、竹子等有障礙物的水域和岸上陰涼之地。魚兒喜歡在此棲息覓食。同時在此垂釣人涼魚爽。

2、釣位應選在上無高壓線、左右沒有樹木等物干擾的平坦之地,這樣既能使拋竿遛魚方便,而且釣者還可穩坐釣魚臺而放心安全愉快地垂釣。

3、窩位要選在魚兒出入洄游必經之路的竹排樹樁、橋頭凸岸或陡壁下水域(老年釣者不宜)等地爲窩點,在此可以找準魚道。

三、秋釣水位

1、秋釣水位要以不同時間和氣溫之高低而定。在秋熱水溫高的天氣裏,魚兒會潛入深水中覓食。這時採取追深找魚而釣。釣深不是越深越好,水位如超過5米深之水底,就必然氧氣不足、光線較暗,自然餌料稀少,魚兒是不會在此久留活動的。爲此秋釣水深要適度,一般3-4米深較爲適宜。

2、仲秋之後風和日麗,不冷不熱,這時釣深釣淺可以靈活掌握。如在草窩或渾水中釣魚時,因它的隱蔽性好,淺到50釐米的水位也能照常釣獲。如我在99年農曆八月中旬的一天,所釣草窩水位僅有40來釐米深,就連續釣獲200克左右的大鯽三尾。如釣無草明水時一般水位在1-3米左右深就較爲合適。

四、秋釣草窩

秋釣草(水草)也是重要的地利選擇。“釣魚不釣草、多半要白跑”。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魚有四季不離草的生性,特別是鯽魚,在春秋兩季它們要依附水草這張天然溫牀產卵繁殖後代,同時孵出的幼魚又要依靠水草隱蔽藏身、覓食。

2、有了水草天熱時可爲魚兒遮陽隔熱防暑,到了冬天又可擋風禦寒,安全越冬。

3、在水草叢生的水域中,不僅氧氣充足魚兒活躍,而且還有讓魚兒食之不盡的豐富天然食物。因而魚兒喜歡羣居於草叢中棲息覓食,爲此選好草窩施釣上鉤率必高。

五、選草布窩

秋釣中,找到自然的草隙草洞撒餌施釣當然理想,可是根據實踐這樣的機會確實不多。

1、如找到岸邊水草叢生,而又沒有草洞時,窩位就選在適當的水草前沿或缺口處布窩施釣,效果也很不錯。

2、如見草縫不大難以下鉤時,可將竿尖細的一節退回,用稍粗的尖端把草縫挑成碗口大的洞即可撒餌施釣。大小草窩選好3-5個後,就將空鉤釣組送入草窩中試探,若洞口與水底暢通無阻就是好窩。除此,窩點與岸邊距離要與自己的竿尖能及而宜近不宜遠,才能方便自如地垂直施釣。

3、水中有各種不同的花花水草,此乃是最好的垂釣窩點。不僅隱蔽性好而且氧氣充足,天然食物又多,爲此任你將誘餌撒於何處,魚兒都會積極覓食咬鉤而格外好釣。

釣具的運用

在無水草的明水中垂釣時要求不高,但在釣草窩時就另當別論:並要求竿用硬調長竿、使用短線(釣線短於竿長的1/3左右),同時要以單鉤散漂。線稍粗、鉤偏大、墜微重而組裝才能方便垂釣,減少掛鉤,避免斷線失鉤跑魚的憾事發生。

施釣方法

1、釣者在垂釣中應集中精力,手不離竿,眼不離漂,見漂梢微動時,往往還是大魚吃鉤的信號,在此瞬間必須快速將魚垂直提出水面入護,絕不能讓它有半點停留竄草機會。否則就會斷線跑魚,而且還會驚散窩中魚羣。

2、在垂釣中如釣餌入窩底一二分鐘後都無魚咬鉤時,釣者應將釣餌適時反覆在窩子小範圍內輕提慢放,增加動感使死餌變活,以好逗引四方游魚前來爭食咬鉤。採取如此動態施釣方法,就是釣滑了的魚,它們見了也會毫無戒心地上當咬鉤。

3、在備用的幾個草窩中,以人找魚的遊擊釣技輪番試釣。有魚上鉤之窩,便以勤補餌長留魚的方法繼續釣之。如多次試釣無魚咬鉤之窩就要棄之不用,以此擇優選窩找魚的方法可避免浪費釣機而多獲魚。

“餌料對了口,魚兒釣滿簍”,選用適合魚兒口味的餌料是十分關鍵。在秋釣中選好天時、佔好地利,再加之餌料對路,施釣方法得當,定能釣獲碩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