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錚:一個釣魚“奇葩”的自我修養

來源:漁翁社 1.82W

王錚是個有點“奇葩”的釣魚人。

說他“奇葩”,是因爲他並不是像人們對於釣魚人的普遍印象一樣,就是拿着魚竿坐在水邊靜靜地等魚上鉤,他釣魚,是主動去找魚。而且,他也並不關心釣到的魚多大,能不能吃,實際上,他釣到的魚最後都會放流。並且,比起釣魚,其實他更關注的是自然和魚的進化、魚的生活故事。然後,他寫了一本關於釣魚的書《北京路亞記》,卻只有極少的篇幅是講解怎樣釣魚,更多在講北京周邊的水系河谷。

說他“奇葩”,因爲他和大家慣常所認知的釣魚人很不一樣。首先,他不是拿着魚竿,坐在河邊一整天等魚上鉤,而總是入山涉水,拿着魚竿魚線一直走,主動搜尋魚可能在的位置。其次,王錚釣魚並不十分關注所釣魚的大小、多少,更不是爲了吃魚——釣上來的魚,他會全數放流,他“更關注的是

王錚:一個釣魚“奇葩”的自我修養

爲什麼?這和他所玩的釣法“路亞”有關,也和他本人的趣味愛好有關。在國內非常小衆的“路亞”釣魚和常見的“臺釣”不同,釣的是掠食性的魚類,也就是吃魚的魚。根據掠食性魚類的特點,用的魚餌不是蚯蚓一類的真餌,而是用塑料、金屬、羽毛等做成的小魚模樣的假餌,釣魚人拋線收線,“小魚”似在遊動,就會吸引掠食魚類來捕食。

在北京,“路亞”可釣的掠食性魚類並不多,最主要的對象是生活在翻騰奔流的溪流中的馬口魚(左圖)。王錚介紹說,因爲馬口魚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所以有馬口魚的地方一定山勢錯落、水質清新,想要釣到馬口魚,也就一定得溯溪而上,觀山踏水。於是,最大樂趣除了釣魚時的專注和忘乎所有,其實是在自然裏欣賞美景。

王錚最初對路亞釣魚產生興趣,是在2008年,但買回全套裝備之後,他發現自己並不知道去哪裏釣魚,裝備就這樣放在家裏閒置了好幾年。後來經人點撥,他找到了自己尋找釣點的方法——看北京地圖,每週末開着車沿着各條水線一條一條走,不斷地探釣、摸索魚情。然後他發現,看似不起眼的這些小河和溪流,其實各有各的特點,不管是小的氣候環境、存活的生物類型都不一樣;再熟悉了發現,它們內在還有一定的層次和關聯。

王錚:一個釣魚“奇葩”的自我修養 第2張

癡迷於路亞釣魚兩三年之後,王錚成了業餘的“北京水系專家”。《北京路亞記》的主要章節,就是按幾大水系來安排。永定河,白河,拒馬河,泃河……王錚寫下自己和家人一起尋訪河水溪流的經過,釣得漁獲的具體情況和喜悅心情,也記錄了附近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以及水系在人類生活影響下的變化。比如,他幾次前往白河沿岸的一處釣點,就先後看到了可自由戲水垂釣、正被開發爲“垂釣園”、水已經所剩無幾三個完全不同的畫面。

北京沒有大江大河,這些在山間蜿蜒流淌的水系從名氣上來說往往不值一提,水位漲枯也好,有魚無魚也罷,幾乎沒有誰會對它們進行細緻的調研和觀察。但藉由釣魚,王錚爲北京周邊的水環境留下了一份難得的記錄。

王錚:一個釣魚“奇葩”的自我修養 第3張

王錚拿着這本書的大綱和樣章聯繫出版社出版時,曾幾次遭到拒絕,被告知“釣魚人不看書”。他自己也經常看到,很多釣魚人只關心釣上來的魚有多大,甚至不認識釣上來的是什麼魚。但作爲“新一代的釣魚人”,王錚自己感興趣的已經遠遠超越了釣魚本身,他從路亞中找到了“博物自覺性”,不僅學會了辨識魚類,瞭解了水文地質、河牀地貌,還認識了很多河流內外的植物動物。通過觀察生活在同一水系不同水段的重脣魚、馬口魚、鯽魚,他看到它們同爲鯉科鯉形目的魚類,卻根據各自環境演化出了不同的生活習性和生理結構,“不用穿越大洲大洋,不需去登陸加拉帕斯羣島,在北京就能領略自然的進化神奇”。

認真探究的過程放大了愛好帶給人的樂趣,在王錚筆下,釣魚資源並不很豐富的北京竟也彷彿成了“勝地”。他說,走馬觀花遊玩“沒意思”,自己還是喜歡“看到山就知道這個山是怎麼來的,看到水就知道水怎麼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