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浮漂的翻身快慢問題之見解

來源:漁翁社 2.65W

說到臺釣中的浮漂翻身快慢與浮漂翻身早晚實際上是兩個不同概念,與鉤餌到位快慢的概念就相差得更遠。翻身早晚是個時間點的概念,是看重釣組特性的問題,主要取決於垂釣水層深度和鉛重,與翻身快慢關係遠沒有這兩者大;翻身快慢是個速度的概念,是看重浮漂特性的問題,主要取決於吃鉛重(即浮力大小)和浮漂長度,與漂身外型(即漂身長短)關係很小,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浮漂翻身快慢是最不值得研究的問題,一些所謂高手在各種漂型的翻身快慢上寫得極爲細緻,樂此不倦,賺足了稿費,給初學臺釣者很大的困惑,甚至引入歧路,成天專注於漂型的琢磨,選漂用漂無所適從,是很有害的。我們應該摒棄琢磨漂型,只看大小和長度。浮漂很簡單,不用花過大精力去研究。要把精力放到水情、魚情的釣法應變和魚餌研究上。

關於浮漂的翻身快慢問題之見解

找一根浮力比較小、長度比較長的浮漂,到水邊調好漂,拋拋看看,可以很明顯看到,因爲水面張力、阻力的關係,浮漂開始翻身時,水面對視標有一種“粘”的感覺,好象翹起很困難,但一旦擺脫束縛,從翹出水面到直立,時間很短暫,最多二秒鐘的事,漂型影響在其中不過幾分之一的關係,有必要研究嗎?換一根同樣長但浮力明顯大點的漂再實驗,就感覺明顯快了,翹起不那麼困難了,直立更迅速,漂型影響更感覺不出。由此可以看出,吃鉛大小和長度對翻身速度是主要的,其中又以吃鉛大小影響更大(因爲重力慣性越大,水阻影響越相對不明顯)。

長度上,因爲槓桿效應,視標與漂身的結合部到插漂座的距離(即身長+腳長)又是主因,因爲翻身點一般是在視標與漂身的結合部附近,大多是翻身時露出漂身,漂尾長影響又小點,這就是大家說的重心低翻身快。看清楚這些特點,就不會去計較粗短身還是細長身漂型上的差別了。

釣浮和打行程講究翻身早,以增加觀漂時間。這兩種釣法針對的是快魚,魚口好是不用說,再加上要速度,浮漂不會用很小的,也不會很長,一般11目以下三十幾釐米的中短長度的鯽魚漂,不管是粗短身還是細長身,翻身是很快的。這兩種釣法野釣用得不多,釣白條時還能用用。釣底時,到位時間主要取決於水深、鉛重量、子線長度、視目下行距離,前兩個是主要因素,翻身基本沒人去考慮。

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就別去想翻身的事了,讓那些專家去琢磨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