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浮漂動態變化的原理可提高中魚率

來源:漁翁社 5.31K

浮漂斜着在水面或平躺在水面是因爲已試好的浮漂入水後並沒有沉到水底,二是落在水下的障礙物上,如亂石、樹枝、草莖上,浮漂自然不會立於水中。若在測試水的深度時出現浮漂橫躺的現象,那是線鉤至浮漂的長度大於水的深度造成的,這時要往下拉漂,直至拉到浮漂垂直立於水中爲止。有些地方釣魚習慣用七星漂,碎漂,就不會顯現這種現象了。若在垂釣時遇到浮漂斜着或平躺着的情況,往往是較大的魚上鉤了,垂釣者應及時提竿。

掌握浮漂動態變化的原理可提高中魚率

影響浮漂變化的各種因素

有多種水上、水下因素使水中的浮漂動態發生變化。例如:

(1)風、浪的影響。浮漂隨着波浪一起一伏,但此種起伏沒有明顯有力的節奏

(2)魚鉤爲沉到水底時,魚兒就在水中的中、上層吞食魚餌,引起浮漂的動態變化。

(3)魚兒在水底拱食散落在水底的餌料,觸動魚鉤,引起浮漂動態的變化。

(4)魚兒的身子游動時觸動魚鉤。

(5)魚兒遊動的水流波動魚鉤。

(6)魚兒吞食鉤上的魚餌引起浮漂動態的變化。

(7)魚鉤扎住了魚脣、魚嘴、魚兒感到疼痛引起的浮漂動態的變化。

(8)魚兒吞了魚鉤,掙扎着遊動。

(9)魚鉤的餌料脫落,魚鉤空了,重量減輕了,引起浮漂的動態的變化。

(10)魚兒的大小形體不同,吞吃魚兒產生的力量不同,引起浮漂動態的變化。

(11)魚種不同,吞食餌料的方法不同,引起浮漂動態的變化。如:小蝦咬餌、黃鱔咬餌、甲魚咬餌、鮎魚咬餌、鯉魚咬餌、草魚咬餌、鯽魚咬餌……魚種不同,吞食魚兒的方法方式不同,引起的浮漂的動態變化也不同。

浮漂動態變化因素分析:

魚兒咬鉤後引起的浮漂動態變化和其他因素引起的浮漂動態的變化有所不同。這點不同就是:魚兒咬鉤時和咬鉤後因魚兒本身的力量使浮漂的沉、浮有一定的力度,有一種節奏感,而魚兒拱食、魚兒遊動的水流或魚餌脫落影響到浮漂動態的浮沉變化缺乏力度,也沒有明顯的節奏感,向上浮起或向下沉沒的速度較均勻。這是區別以上兩種情況的重要標誌。但是有時魚兒吞鉤後會慢慢向上翹頭,使浮漂慢慢上浮一目、二目,不過,魚兒咬鉤的第一個動作是由力度的,有節奏點的。常常見到浮漂有力地向下一掩,然後就慢慢上浮,這正是魚兒咬鉤後再浮漂上面的反應。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浮漂平平地躺在水面,或者是浮漂的大部分都露出水面(或平或斜),引起這種情況的有三種因素。

(1)若是開始垂釣,尚在測試水的深淺的時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爲水深度小於水線的長度,水線過長,鉛墜、魚鉤已經接近水底,但浮漂還沒入水或接近水面。

(2)水下有水草、樹枝、石塊等障礙物,魚鉤下手後落在這些障礙物上面,使魚鉤並未沉入水底,浮漂自然也入不了水。

(3)就是魚兒在水的中層、下層、水底吞食了魚鉤因鉤尖的刺痛使魚兒翹頭,以減少刺痛,浮漂這時呈現斜躺狀和水平橫躺水面狀。若在垂釣中不存在前兩種因素,就可以斷定是魚兒上鉤了,因及時提竿。造成浮漂橫躺這躺在水面的往往還是大魚,垂釣者千萬莫失良機,及時提竿。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