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來源:漁翁社 2.87W

一般生活在不同水域和環境中的對象魚類,其活動規律和攝食狀態既有共性又有一些差異,故釣位的選擇也應有所區別,那麼到底是一些什麼樣的差別,我們該如何去選擇,跟着下面的介紹一起去看看吧。

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1、養魚塘垂釣

精養魚塘的形狀一般多為鍋底形或平底形,水的深度多在1.2~2米之間。在精養魚塘垂釣,選釣位比較簡單,無非是“方釣角,長釣腰,圓往中間拋”;“深中找淺,淺中找深”等。 除此之外可選釣位還有:

(1)塘主的餵食點。

(2)附近有打穀場或養鴨棚、牲畜圏的岸邊。

(3)養魚户為清塘起魚方便而挖的“魚坑”處。

(4)水草旁和草叢間隙處。

(5)岸邊樹陰下或歪樹旁。

(6)如有進水口或放水口,進出水口的兩惻:

(7)颳風天的下風口岸。

(8)肥中選素,素中選肥。肥水塘一般都缺氧,水呈深綠色,魚兒難釣。如某處出現淺綠水色,必是有新水注人,魚兒紛紛遊向此處吸氧,故應“肥中選素、素水塘水色較深的地方,多半浮游生物較多,魚兒當然喜歡來此覓食,故有“素中選肥之説”。

(9)突出部位和增氧機附近。

(10)公園池塘,魚一般較難釣。一是水質較肥,魚不貪吃; 二是魚“滑”。釣位應選在橋洞兩側,假山附近,樹陰下面以及餐廳的下水管道兩旁等處::

至於人工放養魚塘,多屬攔截天然水域(如江河支岔、水庫的角),截住後投餌餵養,或網箱餵養。圍網周圍和網箱附近,是最好的下竿之處。

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第2張

2、野塘、溝渠垂釣

野塘和自然溝渠與養魚塘不同,沒有固定的形狀,水深水淺不等,水面雜草覆蓋,水底坑窪溝坎,有磚頭石塊;流速有急有緩,有的地方水面看似平靜,水下卻行暗流,拐彎處,還有小漩渦出現。這些水域中,多是野生魚,魚種繁雜,大小不一,但以鯽魚為多。

在野塘和溝渠垂釣,應注意:

(1)釣點一般不要離岸邊太遠。因為一來水底地形不規則,往往離水邊幾步遠,就或許有深坑;二來近岸處水草茂密, 正是鯽魚的藏身之處和覓食、嬉戲、產卵的“樂園'所以岸邊水草空隙處或邊緣處是首先應選擇的釣點。

(2)溝渠與溝渠之間的交叉點。這裏是各種魚類的彙集處,是極好的釣點。

(3)樹陰下、歪樹旁、亂石堆處。這些地方魚的食料來源較充足,同時還是魚兒藏身和安全棲息之處。

(4)流水溝渠中水草附近的靜水區。是魚兒“歇腳”的地方。

(5)水底有小坑、小窪、小溝、小槽處。食物較多,又便於魚兒隱蔽。

(6)激流與緩流的交界處,或流水與靜水的交界處。

(7)突兀處、拐角處、洄水灣處。

(8)下風口處。

(9)很少有人到過的僻靜處。

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第3張

3、水庫垂釣

水庫垂釣同池塘垂釣相比,釣位的選擇要難一些。也許有人要問,水庫偌大的水面,尋個好釣位還不容易嗎?非也。 這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正因為水庫的水面寬闊,魚的活動範圍大,魚的密度就相對的小,魚羣的蹤跡就不容易尋找,此其 一。其二,水庫中魚的種類繁雜,又不存在人工投餌餵養,因此魚的口味不容易摸準。第三,每一個水庫差不多都有自己獨特的環境特點,使得魚的活動和覓食形成 許多差異。凡此種種,都給選擇釣位帶來了困難因素。這個問題只能靠釣者長期實踐不斷探索求得解決。筆者在這裏只能就一般的選位方法談些意見。

(1)溝汊甩灣為首選。水庫的兩側,一般都有溝溝汊汊和水庫彎處。這些地方積聚較多的食物:岸邊跌落入水的昆蟲, 被雨水沖刷進來的植物莖葉和子實、碎屑等雜物,都會留在這裏,還有滋生出來的水下微生物,足以吸引魚兒來此覓食。

此外庫灣處又是魚兒避開風浪歇息的地方,故應作為首選。實踐證明,越是大型水庫,甩灣和溝汊越是好釣位。

(2)春季上游釣淺灘。大多數水庫都是地處峽谷地帶,利用河流自然落差截流而成,這樣就形成上游淺下游深的水體。 淺水如多為漫坡淺灘,平時魚很少,有也是小白鰷之類,沒有大魚。但每年春暖花開之際,淺灘處光照充足,水温回升快, 這裏又是水草叢生之處,天然食物豐富,加之臨近河水,河水流進水庫,溶氧充足,因此在深水域悶了一冬的魚兒,便紛紛從下游深水區游到上游淺灘處覓食尋窩, 準備交配繁衍後代。 故春季垂釣,淺灘是比較理想的好釣位。

當然,初春時節氣温尚低,淺灘處水温也還較低,魚兒大多還在深水層活動。仲春以後,隨着氣温的逐漸升高,魚兒從深水轉向淺水,這時釣者便可以在淺灘處大顯身手了。

(3)流水口處好下竿。一般來講,每個水庫除了主要的大進水口外,還有若干小溪流水口。這些小溪流水口處,一來有溪水帶進來的許多蟲類和藻類等食物, 二來溪水流入,使入水口處溶氧增多,魚兒便紛紛到這裏聚集、嬉戲、覓食。此外,幾條溝汊的匯合處,也是魚兒聚集的場所,是難得的好釣位。

(4)庫底舊河道處藏大魚。有的水庫庫底有一條首尾貫通的舊河道,其中又有一些轉彎和舊潭、凹陷。舊河道是魚兒洄游的必經之路,轉彎與舊潭、凹陷,更是大魚的棲身之地。

如能根據岸邊地形,換準河道位置,海竿遠投深水,只要能夠着河道,定會指望釣到大魚。當然如若水太深,例如10米以上,也很難如願:

(5)水底雜亂魚兒多。經驗證明,寬闊平壩的水底,很難存住魚,而水底成堆亂石、雜卓廢物、樹樁等障礙處,以及坑窪溝槽之處,倒成了魚兒的棲身之所。 這些地方食物豐富,又較隱蔽,正符合魚類的需要,是極好的釣點:不過,在這些地方下鈎,隨時都有掛鈎斷線甚至折竿之憂,須採取相應的對策,用合適的釣法才 行。例如釆取浮釣、引釣或者棄墜的辦法。

(6)兩山夾縫莫放過。水庫中常有相鄰的兩座山包同時伸向水中,形成夾縫。這些夾縫之中滯留食物較多,並有大量 的微生物,雨天又有生水流入。此處既有吃不完的食物,溶氧又充足,而且環境又比較隱蔽,是魚兒非常喜歡集聚、覓食的好去處。選擇這樣的釣點施釣,必獲豐收。

(7)陡坡溝坎好釣鯉。水庫地形多呈斜坡式,下游比上游坡度大,水底有許多較大的陡坡或溝坎處,這正是鯉魚的藏身之所,尤其是個體較大的鯉魚,喜歡在 水深2米以上、水底有較大陡坡或溝坎的地方棲息。這裏一來光線較暗,可避開天敵干擾,二來容易發現亮處的食物。這些地方有的距離岸邊只有七八米遠,有的十 幾米,二十幾米,甚至更遠。白天垂釣,宜用海竿投遠水;夜晚垂釣,用手竿近岸就可以。釣到的鯉魚個體一般都比較大,有時也能釣到其他魚種。

(8)網箱附近好釣位。在一些大中型水庫中,多有網箱養魚。網箱大多為懸浮式,養魚户往網箱內投放餌料餵魚殘羹剩飯”沉人網箱下面水中,隨風飄流四周,吸引眾多的魚兒到此“美餐”。如能接近網箱,投竿垂釣,收穫一定少不了。

(9)深水釣浮。一般水庫下游水都很深,有的深達數十米甚至百餘米。按理説大魚都在深水處(尤其是秋後魚多洄游至下游水域,但過深的水層水温太低,不 適宜魚的生存,深水中的魚都隨着水温的變化往水温較高的中上層遊動、覓食、因 此在深水區(如壩下),垂釣應採用釣浮,不能釣底。至於深度 多少合適並無標準,應依據大氣而定。

(10)漲水釣河口,落水暫收竿:水庫的水位在汛期時常變化,或漲或落,有漲有落。而魚對這種變化反應極為敏感,水漲時,魚兒異常活躍,紛紛逆流而上 向河門游去,這時在中下游就很難釣到較大的魚。如果漲速很快,魚兒驚慌失措,水色過於渾濁。即使在上游,色兒也不愛咬鈎。

落水時,如果水庫閘門開啟的不大,水位呈緩慢下降,在下游較深水處或許尚可釣到中等以上的魚兒;如若閘門開啟得大,水位跌落很快,魚兒出於本能“怕淺住”拼命地往深水中逃遁,根本不吃食,魚越大逃得越快,因此,落水時,尤其是跌速很快時,就應暫時收竿了。

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第4張

 4、湖泊垂釣

湖泊都水庫相通,水面寬闊,四周多有洲灘、湖灣、河道溝汊;流緩水靜,水底多沉積淤泥,水質肥沃,水草茂盛,水生資源豐富,魚類繁多。除了定居性魚類外,還存大量的半洄游性魚類,是垂釣的理想場所。湖泊垂釣,宜選下列各處為釣位:

(1)岸邊草灘空隙處。岸邊草灘,餌食豐富,溶氧充足,魚肥蝦多,又是魚類的繁殖場所,故選擇水深1米左右的草灘縫隙處下竿,必有較好收穫。

(2)湖灣、港漢、溝渠。湖灣、港汊,有大雨的滯留食物和孳生的水下微生物;縱橫交錯的灌溉網渠,水流緩慢,渠中多有小魚、小蝦、昆蟲和果實、雜物,水中溶氧充足,魚兒紛紛在此遊弋覓食。這些地方實為理想釣位。

(3)湖中島嶼堤壩和大石周圍。有的湖泊當中,有許多島嶼或巨石聳立,這裏一般水都較深。島嶼堤壩與巨石處,往往是大魚的棲息藏身之所。如能到達此地,人站在上面,選點下竿,則必所獲甚豐。

(4)與湖泊相通的自然河港或人工河道。湖泊周圍都有若干條與其相通的自然河港或人工河道。如是季節性吞吐型湖泊,汛期必是一片汪洋,無法垂釣。但在枯水期時,河港與河道水面較窄,也不深,甚至跟湖泊斷開,成為“孤水”,這時下鈎,定有所獲。

(5)湖底窪陷或溝槽。大多數湖泊水底都是平坦的,但總有坑坑窪佳、溝溝槽槽存在。如何得知呢?大凡湖岸呈局部凹角之處,其前方水底多半呈坑窪溝槽之狀。坑窪溝槽處食物相對較多,且適合魚兒隱蔽的需要,常常聚集着很多的魚, 故可作為較好的釣點。

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第5張

5、溪流垂釣

溪流垂釣,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水是流動的,水面不寬,並伴隨江河的漲落。

第二,大多是小魚。諸如鑾條、山花、馬口、柳根、溪哥、瞎蓋子、鯽魚等。鮎魚、黑魚、鯉魚等大中型魚不是很多。

第三,溪流中的魚,天生的逆水而行。

第四,溪谷水流由於受大自然地形地貌的影響,常常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並且流勢緩急不一。

溪流垂釣應根據地形地物、氣候、水情來選擇釣位釣點。

通常,釣者多選擇下列各處下竿:

(1)洄水灣處。洄水灣處一般水都較深。流速較慢,天然食物較多,魚兒喜歡在這裏遊弋、覓食。

(2)水草處或水下有大石頭處。水深1米左右有水草的地段,餌料豐富,水流較穩;而水下大石頭處,形成環流,滯留食物較多,且利於魚兒隱蔽。

(3)石洞、石縫處。石洞與石縫。是山溪中的魚最喜歡的藏身之地,尤其是迎着水流一面的石洞與石縫。在石洞、石縫處下竿,必有所獲。

(4)春末夏初釣淺灘。一般説來,山溪中既有淺水灘,也有深水潭和靜水灣。常規釣法中有“春釣淺”之説,同樣適合於溪流垂釣。春季萬物復甦,天氣逐漸 轉暖,春末夏初之季, 溪中淺灘處水温適宜,魚兒便遊至淺灘處覓食。如能尋得岸邊洗衣、洗菜點或雞、鴨、鵝棚處,便是最為理想的釣位。

(5)夏秋冬季釣深潭。夏秋時節,深潭中多有黑魚,活動頻繁;鮎魚、甲魚等夜間也很活躍,都比較好釣。入冬以後,大小鯽魚紛紛進人深潭,攝食量較大。故夏秋冬三季應以釣深潭為主。

(6)靜水灣中釣白鰷。春夏秋之季,靜水灣中有成羣的白鰷、紅鉑等溪魚在水面暢遊不止,追捕飛蟲,不時可聽到其輕輕的擊水聲。選擇有風但不大的天氣,用蠅鈎垂釣,可獲豐收。

此外,山溪與河流的匯合處,急流與緩流的交界處,流水與靜水的銜接處,以及溪流的轉彎處,都是魚兒喜歡遊動覓食 的地方,一般説來都是較好的釣位與釣點。

不同水域釣魚的釣位選擇技巧 第6張

6、河川垂釣

魚諺有云:“二分釣技,七分釣位”,這説明選擇釣位的重要性。河川垂釣,選擇釣位尤其重要,這是因為:第一,河川不僅水面寬闊,而且水情變化大,時漲 時落,水位不穩定,流速快慢不均;第二,魚的種類繁雜,食性各異,且個體相差懸殊;第三,魚的活動範圍大,密度小;第四,狂轟亂炸;第五,污染嚴重。以上 特點足以決定河川垂釣的難度遠大於其他水域。

根據筆者多年的垂釣實踐以及其他釣友的經驗,下列各處足較為理想的釣位:

(1)“龍口”的下哨。所謂“龍口”即水面最窄處,這裏水深流急,但下哨水面較寬處,流速較緩:“龍口”是魚兒洄游的必經之地,逆流而上的魚兒游到“龍口”下哨處,大多會在這裏停留一下,恢復體力,爾後繼續前行。故在此垂鈎必有收穫,魚的個體一般都較大。

(2)洄水灣處,河川中有很多洄水灣,地勢彎轉處,致使水流逆轉。這樣的地段,倒流的流速一般都不是很快,滯留食物較多,魚兒逆流而上,在此正好“歇 腳”並“打尖”,類似的地方還有水域中小島的下哨、橋墩和放水閘的兩側、船塢旁等處,都會有環流形成,船塢處還會給水下造成片陰影,便於魚兒隱蔽,是比較 理想的釣位。

(3)溪流與河川的匯合處。溪流與河川的匯合處,水情生動,餌食豐富,是魚兒彙集、遊弋、覓食的佳處。與此相類似的還有“褲襠汊”處——主河干與支流的交叉,城市中排放生活廢水的流水口處,都是魚兒匯聚覓食的場所,在此垂釣,定有收穫。

(4)“二道流”處。淺水與深水交界的地方,會出現一道很明顯的有色水印,習慣稱為“二道流”。深水區水流較急,淺水區水流相對較緩,急流與緩流的分界 線,就是二道流。凡二道流處水底的地形,多為順着河牀方向的深溝。這條溝不一定很深,但它是漫坡淺灘的終點,再往裏就是深水區了。這是大魚特別喜歡呆的地 方,既可隨時到岸邊淺水區覓食,又可在一旦遭到不測時立刻逃往深水之中。

類似的還有流水與靜水的交界赴。清水與渾水的交界處, 都是魚兒喜歡的地方,都是較好的下竿之處。

(5)與河川相通的退水渠道。河川兩岸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退水渠,天旱時用以引水灌溉農田,雨水大時,就成了退水渠,地面的雨水往河裏流這種退水渠不論 多寬多窄,只要水深半米以上,魚就少不了,尤其渠道與河川的接口處魚最多,退水時尤甚。述有渠道的甩灣處,水較深且流速緩慢處,渠的盡頭等都是魚多的地 方,是很好的釣點。

(6)崖頭與平灘的接壤部位。陡崖與淺灘的接壤部位,水 流較平穩。舊曆8月以前,逆流而上的魚兒,游到這裏,不願繼續前行;8月以後,順水而下的魚兒,難以在陡崖赴停留(陡崖處水深流急),也樂於在此處棲息浮 弋。這裏尤其適合底鈎釣法,往往釣上的是中等以上的大魚。同理,對岸是陡崖(深 水),這面必是平灘,反之亦然。平灘一邊也是底鈎釣的極好釣位。

(7)被水淹沒的沙灘。被水淹沒的沙灘,常常是草魚、鯉魚出沒的地方,只要有半米以上的水,且流速不是很快,就是釣鯉魚、草魚的好釣位。

(8)坡坎或窪陷處。經驗證明,水底坡坎或窪陷處,是魚兒遊動、覓食的良好場所:一來坡坎窪陷處往往滯留的食物較多,再者,魚兒在這裏遊動覓食,安全感似乎得到加強。尤其鯉魚最喜歡在水底斜坡處活動。

(9)慢漲釣灘,快跌收竿。江河中的魚,漲水時間同樣很活躍,四處遊動,怛攝食情況與靜水中的魚有所不同。當漲速較慢時,魚兒基本上照常覓食,這時可 將釣位選在靠近深水的灘上;但漲速快時,龜兒各處瘋跑,如同發高燒一般,光跑不思進食。跌水時有類似的情形,跌落較慢時,小魚照常攝食,中等以上的大魚, 則很少進食;當跌速很快時,大一點魚有驚慌感,紛紛往深水中逃遁,它們似乎有一種本能的預感:“跑慢了會被淺住”,所以只顧拼命的狂逃,根本無心吃食。魚 越大,跑 得越兇,再好的釣位和再上乘的釣餌,也無濟於事。這一點是 與池塘等靜水域有所不同的。筆者先後在東北的太子河、渾河、四川的金沙江、內蒙古的黃河等水域,釣過20多年底鈎,凡是大漲大落時都不行,能釣上來的也都 是一些小魚。手竿、 海竿、手線拋砣底鈎釣,白天、黑夜都是如此。

此外,靜水垂釣的有些常規選位技巧,在江河垂釣中同樣適用。諸如“江釣碼頭港釣尾”、“排洪閘下釣兩旁”、“河岸平直釣凸處”、“寬釣窄,窄釣寬”、 “江河選汊以及“急釣緩, 緩釣急”、“急流釣邊,緩流釣中間”、“渾釣清,清釣渾”等。為節省篇幅起見,這裏不再贅述。江河垂釣最適宜的水位是大半槽或是半槽水。水太小河中魚少, 水太大釣位不好找。最適宜的水勢是不漲不退(穩 水),或漲完剛停之際,此時魚兒覓食勤愛咬鈎。水稍漲之時次之。

河川垂釣不宜下鈎之處:

翻花流處。翻花流處水都較深,多是從水底往上翻花打 漩,不僅釣餌在水底停留不住,魚在水底也停留不住。本人在翻花流處下鈎多次,幾乎沒有一次上過魚。同時,翻花流處水底多半都是爛柴或草團,底鈎根本不行; 大直流處。大直流段魚不停留,下竿也白扯,根本釣不着魚,沒有流或夠不着流的淺灘(甩灣處除外)。這樣的地方, 即使在早晚或細雨濛濛的天氣,也極難釣到中等以上的魚。

河底淤泥太大或是障礙物處。這樣的地方魚較多,但不能釣底,只能釣浮,下卧鈎更不行。因為淤泥埋住餌鈎魚看不見,障礙物桂鈎掛墜,極易斷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