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鉤是綁內側好還是綁外側好

來源:漁翁社 1.89W

最近,在釣魚網上看了了耿莊明先生的文章《鉤是綁內側好還是綁外側好?經驗證,是綁外側好!》,引起了空前激烈的爭論。

魚鉤是綁內側好還是綁外側好

有的人把子線切線跑魚的原因歸咎於子線的綁法——子線在鉤的外側。這是很大的一個誤會。其實,子線切線跑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子線在鉤的外側本來就沒有什麼關係。

我認爲,子線切線跑魚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子線的強度不夠;二是提竿方式錯誤;三是子線綁在了鉤的內側。另外,竿的軟硬也有關係。

在子線綁鉤用力拉緊時,容易拉傷子線,留下後患。釣到特別大的魚時,子線太細或者質量太差,都容易切線跑魚,不管你子線綁在鉤的哪一側。提竿方式至關緊要。有一次在公園釣大鯽魚,天氣很適宜,魚情特別活躍,連續拉了7、8條大約350克的白鯽,還4次切斷子線跑魚。切線跑魚的原因,是過分激動,狠勁提竿,提竿力度大、速度快。開初懷疑是子線不夠粗,就把0.4號子線換成了0.8號。又經歷了幾次切線跑魚,終於感悟到是提竿方式的問題。後來,注意了控制提竿的適當的力度,就沒有再出現切線跑魚的現象了,而且幾次用0.4號子線釣起來3斤左右的鯉魚、草魚。

鉤子線在鉤的外側,是不是切線跑魚的原因呢?

絕大多數人似乎已經形成了共識:子線在鉤的外側容易切線跑魚,綁鉤子線在鉤的內側纔是正確的。當耿先生提出"綁外側好"時,引發空前激烈的爭論也就是必然的了。

不少人說:子線綁鉤的外側不是經常發現切線跑魚嗎。很多人很長時間總結出來的經驗難道還值得懷疑嗎。生產廠家在一些魚鉤的內側製作線槽難道沒有道理嗎。

我想,"子線在鉤的外側"與"切線跑魚"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聯繫還需要認真的研究和確鑿的證明。如前所述,切線跑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夠把切線跑魚的責任完全推給綁鉤方式。如果子線切線了,未必不是子線質量的問題,未必不是提竿的問題,有沒有證據說明是子線在鉤的外側(而不是在鉤的內側)就一定會切線?

老經驗老辦法大多數是很好的,值得尊重。但是,不能夠保證,任何老經驗、老傳統、老辦法都是絕對正確的。一旦發現有錯誤,就應該革新,不應該墨守成規。至於生產廠家,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更新產品。

爲了弄清真相,我也做了實驗。把一根尼龍線雙摺,把魚鉤掛在雙摺處,拉緊子線和雙摺的尼龍線。看到兩個值得思考的現象。1,子線在鉤的內側時,子線緊貼鉤柄;而子線在鉤的外側時,子線遠離鉤柄。我使用的是4號胴突千又鉤,鉤柄外傾,子線與鉤柄的最大距離是1毫米。如果鉤柄不外傾,這個距離還要大。2,雙摺尼龍線與鉤底的接觸點不同(這個接觸點是魚中鉤以後的受力點)。子線在鉤的外側時,這個接觸點更靠近鉤尖。這時接觸點與鉤尖的距離是8毫米。而子線在鉤的內側時,接觸點離開鉤尖稍微遠一點,他們之間的距離是9毫米。

這兩個現象能夠說明什麼問題呢?

1,說明子線在鉤的外側,遠離鉤柄,不容易接觸鉤柄,不容易受到磨損。拉動子線和雙摺尼龍線,無論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子線都是遠離鉤柄。所以說,沒有理由說明子線在鉤的外側會造成切線跑魚。事實勝於雄辯,子線在鉤的外側不容易切斷子線。

2,說明子線在鉤的外側更容易刺魚。中魚之後受力點在前述的接觸點。刺魚時,鉤尖是受力點,這個點越靠近中魚之後的受力點,應該是刺魚更有力。爲了證明這一點,我又做了一個實驗。用兩顆4號胴突千又鉤,綁鉤子線分別在鉤的內側和外側。用一塊廣柑皮,把兩顆鉤並排着由下向上輕輕刺入廣柑皮。把兩根子線同樣繞在手指上,稍微用力向上提拉。多次實驗發現,兩顆鉤刺穿廣柑皮之後露出鉤尖的長度不相同。鉤尖露出多的一定是子線在鉤的外側的那顆鉤。

通過實驗和分析,我改變了過去曾經有過的錯誤認識,完全支持耿先生的"綁外側好"的觀點。

熱門標籤